时间:2023-06-01 18:10:18 | 浏览:46
黄忠良在户外进行调查。 |
鼎湖山美景 |
扫码关注“广州日报人物在线”,了解更多人物故事 |
黄忠良的办公室有个背包,里面放着三样东西:一件迷彩服、一个军用水壶、一把柴刀。只要有任务,他就背上背包消失在崇山峻岭中,成为在大山中风餐露宿的“守护者”。
今年62岁的黄忠良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虽然年逾六旬,但爬起山来他比年轻人还麻利。去年,他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后,如今被保护区返聘。过去37年间,他一直扎根深山,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山痴”。
“我在保护区当领导时,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没有砍过一棵树,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始终没有变,也因此当了多次‘黑脸包公’杜绝保护区被破坏。”黄忠良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杨明伟、彭丽芳
黄忠良是湖南邵阳人,在鼎湖山生活了大半辈子,他的普通话还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因为常年在深山老林中从事动植物调查,黄忠良皮肤被晒得黝黑。1.7万亩的保护区,他已经走了无数个来回。
如今,他已两鬓霜白,而37年前他刚到保护区时,还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1982年,黄忠良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鼎湖山保护区,因为大学期间连续4年都是三好学生,他原本有机会出国,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到林区工作。
“物种宝库”和“基因存储库”
“鼎湖山保护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的‘长子’。”黄忠良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7万亩,生长着约占广东植物种数1/3的高等级植物,被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
黄忠良来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刚好是鼎湖山声名鹊起时。黄忠良记得,当时有二三十个员工,他们大部分是护林员,条件非常艰苦。他的宿舍在一楼,既潮湿又黑暗,房子是用土砖垒砌,用青瓦盖屋顶。用水只能到山上取山泉水,遇到下雨时,山泉水也变得浑浊,只好先接一桶水沉淀一天,等水中的杂质沉到水底了再拿来做饭。
黄忠良印象最深刻的是山蚊子,个头大,一到晚上就到处飞,咬得他没法入睡。
即便是晚上,队员们也要轮流守山,时刻防止有人砍树、偷猎、采药。那时,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
因为常年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大山中,很多人得了关节炎,每到下雨天,腿脚都麻木疼痛。
1978年至1985年间,来自中国科学院以及广东省的科研队伍,完成了保护区的地质、地貌、土壤、动物、鸟类、昆虫、植被类型、植物种类等调查工作。
他回忆,保护区第一代科研人员石国樑是那个年代里的“鼎湖通”。虽然石国梁学历不高,但是他靠着勤奋、刻苦,带领标本组走遍了鼎湖山的每个角落,采集了3万多植物标本,基本摸清了鼎湖山的植物资源状况,建立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标本室。刚到保护区时,黄忠良一有机会就跟师傅石国梁上山辨认植物。1年过去,鼎湖山的常见植物他基本上都认识了。
37年没人为砍过一棵树
从1992年开始,黄忠良先后担任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局长,直至在局长岗位上退休。如今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保护框架就是在他“掌舵”时划定的。
“为了科学管理,我把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分为三个区,分别是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对不同的区域分别实行不同的管护措施。”黄忠良说,20多年过去了,核心区一直没有变化过。直到现在,鼎湖山保护区旅游开发的范围占整个保护区的范围还不到10%。对于核心区,实行全面封山,严禁一切干扰和破坏森林的活动。
黄忠良回忆说,当时鼎湖山分为封山区和半封山区,因为山中当时还有老百姓居住,所以老百姓进山捡柴烧没有完全禁止,但捡拾柴火的直径不得超过6厘米。“有些村民捡的柴火太多或者树枝过粗,都会被我们拦下。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职责所在,我只能当‘黑脸包公’。”
黄忠良说,在2003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被开发得热火朝天,有旅游公司想开通缆车直通核心景区鸡笼山山顶,被他严词拒绝。“鸡笼山是保护区核心中的核心,建缆车肯定要动土,游客活动对山里的动植物也会有破坏。而有了缆车,游客若在上面抽烟,火灾隐患也很大。因为鼎湖山有很大面积的针叶林,很容易引发火灾。”
他告诉记者,他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鼎湖山上的植被代代相传,千万不能毁在我们的手里。尤其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守山37年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没有砍过一棵树。
保护区最大压力是“防火”
在黄忠良的记忆中,鼎湖山保护区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防火。山上的庆云寺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寺,香火鼎盛,要想在山上禁止明火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能把好关,只允许在寺庙的焚香炉里烧香,禁止在其它地方使用明火。“鼎湖山上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最珍贵的2000亩稀有林,紧挨着庆云寺。”
每年重阳节前后,黄忠良和护林队员就如临大敌。村民们经常会一边登山一边放鞭炮,这很容易引发山火。尽管保护区出台规定禁止村民携带鞭炮等易燃易爆品上山,但却遭到了村民的反对。“很多村民和我们玩‘猫鼠游戏’:半夜上山,而且还带着火种。我们就进山把他们追出来。”
一年中,黄忠良几乎有一大半时间在山里面度过,他把山间的一草一木,看得比自己的命根子还重要,连扑灭山火这种危险事情他也冲在最前面。
1987年重阳节下午5点,通宵值班的黄忠良正准备和同事们去吃晚饭。突然,鼎湖山三宝峰瞭望哨传来报告,鸡笼山山顶发生火警。黄忠良二话不说就往鸡笼山的山顶冲。鸡笼山海拔1000多米,平时爬上山顶要3个小时,但他担心山顶火势,马不停蹄之下,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山顶。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扑火,直至晚上9点多,他们才将明火扑灭。此时山顶已是一片漆黑,他又累又饿,只得小心翼翼地摸黑下山。到了山下一照镜子,自己真的被熏成了“黑包公”,就连头发也被烧掉了不少。
建起一条防火“生物防护带”
火灾的发生让黄忠良开始反思。他发现,以马尾松林为主要构成的针叶林在鼎湖山保护区分布最广,然而该树种含水量低,不利于森林防火。而且马尾松有松针,不易腐烂,在树底下会堆积成厚厚的一层,也很容易着火。
为了防火,黄忠良带着护林员们沿着山脊修建了一条防火道,18公里长、10米宽。但一条光秃秃的黄土路,看起来很不美观,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黄忠良决定采取生物防护林带的方法来防火,在鼎湖山改种一些抗火烧的树种,通过间种或改种涵养水源能力强的阔叶树种混交林,来控制鼎湖山森林火灾的发生。
“我们先后对60余个树种进行了种苗繁育和造林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先锋树种——荷木、锥栗和藜蒴,还引种驯化了300多种资源植物。”经过筛选选出20多种当地阔叶树种,对林场留下的残次林进行植被恢复和改造,使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地带性植被面积由最初的2000亩增加到3000多亩。从那以后,鼎湖山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
黄忠良原本是抽烟的,但自从进入鼎湖山保护区工作后,他连烟都戒了。“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保护区的一草一木,它不是我们这一代的,而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谁要把它破坏掉了,谁就是罪人。” 黄忠良说,鼎湖山的生态底线就是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界限不容更改。
“鼎湖山是一座宝库”
鼎湖山树木密集,山里的青石板路上都是苔藓,穿梭在树丛当中,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还会被带刺的植物扎到。今年已经62岁,但黄忠良还依旧像年轻人一样坚持在户外做田野调查。
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一次“死里逃生”。1992年,他在鼎湖山保护区鸡笼山调查植物,树丛中传来“丝丝”的声音,仔细一看,一条1米多长的眼镜蛇正盯着他。他曾听同事说,遇到眼镜蛇不能跑,必须与它对视。于是他和眼镜蛇相互对视了十多分钟,直到眼镜蛇跑了,他才逃过一劫。
“这一次真是太危险了,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当时我在深山中,又没有同伴在身边,山中也没有手机信号,如果被蛇咬,那真是有生命危险。”黄忠良说。
此外,黄忠良还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博士生导师,为了跟村民搞好关系,他经常和当地人一起喝酒。“有时候,一些破坏保护区的行为,也需要他们提供线索。同时,也需要村干部多做村民的工作,禁止村民上山砍柴和携带火种上山。”
在黄忠良看来,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中坚守37年,虽然辛苦,但也有所收获。30多年的时间,他先后从事了30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培养了十多名博士。
“鼎湖山是一座宝库。我们以鼎湖山为基地的科研论文已发表1800余篇,专著十多部。其中,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刊物上的近10篇论文,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如今,对于鼎湖山保护区的未来,黄忠良也有了更多的希望。“要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打造成能和国际接轨的示范型自然保护区。”他说,他愿意一辈子扎根在深山中。
自盘古初开,鼎湖山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还有多个不为人知的惊世宝藏。现就由本地一位最具权威性的重量级人物,来揭秘鼎湖山现存的三个惊世宝藏。此人现隐匿在鼎湖山蝴蝶谷,从事着为游客摆渡的撑船工作。他曾经是鼎湖山的“主人”。这位“山主”姓
炎炎夏日,清凉难觅?峰顶轻雾缭绕,山间悬泉飞瀑。走进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满眼绿意,林间鸟鸣,一切生机勃勃。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至今依然是众多生灵的栖息之地,原始森林生机盎然。图丨余秀明那么
这几天,广东人是这样的小编掐指一算预料到未来几个月将进入一个3热循环 早上走路热 中午吃饭热 晚上洗澡热 满大街充斥着一股浓烈的味道,呃,没错,是孜然味!据广东气象台预报:这几天气温直奔37℃这么热的天儿,咱们广东小伙伴儿们可以一起去山
广东肇庆有两大必游景点:七星岩和鼎湖山。去过七星岩,肯定要去一下鼎湖山。关于鼎湖山的名字,有一个不确切的传说,据说皇帝曾赐过一只鼎,而山顶的湖又常年不涸,故得名鼎湖。顾名思议,鼎湖山由“鼎”与“湖”组成,距离肇庆市区仅18公里,由10多座山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鼎湖山志》载:“鼎湖中峰圆秀,两山角立,左右山麓诸峰三岐,若鼎峙焉。”这说的是山顶之湖与四周山峰所呈形状如倒置大鼎的三足,故称“鼎湖山”。鼎湖秀色鼎湖山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鼎湖、三宝、凤
“夏日炎炎似火烧”,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趁着双休日到肇庆周边避暑纳凉,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这个夏天,选择鼎湖山徒步旅行,会非常舒服和惬意。穿梭在鼎湖山茂密的森林中,伴着微风和点点阳光,真是纳凉和避暑的好地方。在鼎湖山上住上一晚,一切都是那么愉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从协议到行动:重建生物多样性”表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珍爱地球大家庭从纸上的目标到现实的行动,需要汇聚每个人的力量。鼎湖山作为国家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孕育了哪些神奇物种?又是如何保护的呢?早在1000多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1979年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鼎湖山素有“活的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宝库”之称,至今依然是众多生灵的栖息之地,原始森林依然生机盎然。由于
广东这5座5A景区的“国字号”名山哪一个是你的心头好?网友最喜欢的广东“国字号”名山评选开始啦!“五一”假期将至,你想体验广东的自然之美吗?网友最喜欢的广东“国字号”名山评选活动正在火热开展。投票时间自即日起至2023年4月28日12:00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制图: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 (点击海报了解更多↑)今天是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趁着这个好日子,让我们走进鼎湖山,开启探秘之旅吧!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听泉1982年的夏季,当代散文名家谢大光慕名游览鼎湖山。是夜,留宿山上庆云寺旁,静夜泉声相伴,撞击心灵,后创作了散文《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既是游记,又是精美的写景散文,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优美的笔调倾诉出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
齐 白 石 游 鼎 湖 山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有一位还籍籍无名的画家来到了广东,他与好友共同“游鼎湖山、观飞泉潭(飞水潭)”之后,所作之画便被抢购一空,轰动全城。他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
从大山走来的大画家——林春深1962年的冬天,在广西的某座大山里,有一个极具艺术天赋的孩子呱呱坠地。从幼年时用彩色石在青石板上涂鸦,到今日用一支画笔绘出艺术人生,他凭着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努力,原创出独特的画风,并拥有了自己的画室和展览
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杯。——郭沫若游览鼎湖山之时,找一处凉亭,用鼎湖山泉水,泡上一壶紫背天葵,赏湖光山色,品茗休憩,笑谈人生,顿消旅途的疲惫。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球状,直径7-8毫米,具多数纤维状之根。先端急
璀璨肇庆欢度国庆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肇庆鼎湖山景区“国庆节”畅玩活动来了在这个举国同欢的节日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鼎湖山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精彩的活动活动时间:10月1日-10月7日活动地点:鼎湖山景区内1、网红人工划船打卡有礼装饰游船